8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伴隨物質生活的日趨豐盈,浪費糧食的現象也有冒尖回潮的勢頭。近日,糧食浪費問題再度引發人們的熱議。糧食問題一直是困擾世界的一大難題。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災、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使得全球糧食安全及短缺問題更加嚴峻。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
據統計,我國大型聚會食物浪費率高達38%。
據某大學調查,49%的人湊單點外賣后吃不完。
倡議書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不僅貫穿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更是任何時代都不能忘卻的優良傳統。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樹立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良好風尚,在此,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實踐教育工作委員會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一、傳統美德,勤儉節約
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極倡導文明用餐的新理念、新習慣、新風尚。
二、理性消費,按需點餐
不攀比,以節約為榮;不浪費,以適量為尺。
三、剩飯剩菜,及時打包
就餐結束,如果剩余飯菜過多,可以通過打包的方式,節約糧食,減少浪費。
四、文明就餐,合理飲食
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樹立科學的飲食觀念,不挑食,不浪費。
五、以身作則,積極推廣
從自身做起,堅持光盤行動,向身邊人宣傳糧食浪費的危害,讓節約的精神滲入日常點滴。
“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借當下全球防控疫情導致糧食市場動蕩之機,全國再一次興起踐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之風。尤其要加強對青少年以及幼兒的勤儉節約的教育,使之明白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道理,促進他們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和艱苦奮斗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