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陰霾慢慢散去,神州大地的艷陽徐徐升起。
七月十三日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實踐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曲江文旅友聯國旅承辦的西安七零合唱團赴栗峪口村“助農采摘、公益演唱”活動順利開展。清晨,六十多位年逾六十的老同志們,來到鄠邑區石井鎮栗峪口村。他們是“西安七零合唱團”的團員們,顧名思義,團員中大多數是西安市七零級中學畢業生,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是發小、小學同學、中學同學、三線戰友、單位同事。退休后又匯聚在一起,組建合唱團,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鍛煉身體、愉悅心情、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栗峪口村地處秦嶺北麓,是一個具有革命歷史傳統文化的鄉村,這里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在西安市委組織部對口幫扶下,對全村進行了綠化、美化、亮化,從而使村容村貌、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提升,村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通過整合紅軍過境戶縣紀念館、紅軍廣場、黨員政治生活館、紅軍小道等建立了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通過整合百米葡萄長廊、千畝采摘園、認領園等建立了農耕研學基地;通過整理秦代甘泉宮遺址、唐代白云寺遺址、明代明陽寺遺址、清代生態義舉碑等建立了歷史文化傳承基地。被評為省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市級美麗黨建示范村、垃圾分類示范村。
全體團員著傳統、樸素的紅軍服裝,在紅軍廣場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向五星紅旗行注目禮,唱國歌;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激起心中陣陣漣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員們參加工作都已經近五十年了,雖然已退休,不敢忘國憂,信仰從未變,永遠跟黨走。
儀式結束前,全體團員滿懷豪情、精神飽滿演唱了《把一切獻給黨》和《共筑中國夢》兩首混聲合唱,受到村民的歡迎和贊揚。懂行的游客大呼:專業!并擊拍隨著一起唱。
通過參觀紅軍過路戶縣紀念館,了解了八十多年前三支紅軍隊伍在戶縣歷經硝煙戰火的艱難歷程和紅軍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往事,明白了堅韌的紅色基因為什么可以世代薪火相傳,深刻地接受到一次革命傳統教育。
活。村民們招待全體團員吃了一頓可口的、綠色的、健康營養的農家飯。
團員們依依不舍地告別村民們,祝愿他們把家園建設更加美好,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并表達了一個迫切的心愿:希望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條件,發展養老產業,條件具備后,合唱團準備租用幾個院落抱團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