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北京市京西稻文化研究會杜振東會長及部分成員來到張家口市懷安縣第六屯鄉考察有機水稻種植情況,并與當地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上圖為懷安縣宣傳部韓飛部長(左一)與京西稻研究會杜振東會長(右一)在二堡子村稻田小鎮查看水稻田。
與村干部交談,了解水稻種植情況
在和鄉村干部交談中得知,第六屯鄉位于懷安縣境北部,大洋河南岸,京新高速路、張呼高鐵等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為減少首都空氣污染,這里沒有重工業,境內水資源豐富,有健康綠色稻田、藕塘和濕地,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該鄉面積7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有四千多戶,一萬多人。現有耕地面積3萬多畝,其中稻田3000畝,林地1.73萬畝,藕塘40多畝。農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勞務輸出和種養業,農作物品種有水稻、玉米、馬鈴薯,畜牧業主要養殖豬、羊、雞。
鮮花盛開的稻香田園小鎮
高大的稻田觀景臺
一覽無余的稻田美景
金色的田野
金色的稻田遠處襯托的鐵路高架橋
是張呼鐵路客運專線
稻田觀景臺
在第六屯鄉黨政一班人的帶領下,該鄉正在利用農戶庭院發展民宿。通過生態水稻、稻田鴨、稻田蟹、蓮藕、稻草藝術品、小米、柴雞蛋等系列產品,發展電商經濟。利用光伏太陽能發電、光伏板下溫室大棚發展特色農產品。
干凈整潔的村舍街道
民宿的木門掩映著小院中的美景
整潔的院落
窗外美景
保存良好的老農具
稻田小木屋
懷安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冀、晉、蒙三省(區)交界處,“外毗邊塞,內屏京都,古道通衢”,是通往西北的要地。這里地勢優越,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唐穆宗長慶二年,取“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懷恩而安”之意,始稱懷安縣。
據了解,肇興于光緒年間的軟秧歌是第六屯鄉的文化特色,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稻田小鎮中蜿蜒的土路
稻田小鎮中用稻草制作的卡通動物
淘氣的熊貓寶寶
稻草編制的衛士
稻草武士
稻草編制的歷史故事——慈禧西行
鄉領導說,第六屯鄉正在全力打造成百里洋河生態走廊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歡迎北京朋友來這里聞聞充滿稻花香的空氣,看看大片的荷花和菊花,品嘗別具特色的稻田蟹、稻田鴨和稻田魚。這里還有肥而不膩的熏肉,懷安豆皮,絕對好吃的綠豆芽。同時,歡迎攝影愛好者來這里采風。
耕地:力盡不知熱,便惜夏日長
插秧:鄉村四月無閑人,采了蠶桑又插田
豐收:布衣暖,瓜菜香,農家歲月長
打谷:秋收多打糧,風大好揚場
歸倉:顆粒歸倉,傳統美德
青斗笠 綠蓑衣 紅辣椒 紫蒜皮 家家戶戶童嬉戲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京西稻文化研究會成員與當地領導合影